景点类型:古镇乡村
景点门票:80元/人
景点电话:暂无
开放时间:10点-20点
景点地址:喀纳斯景区内
图瓦人(Tuvas)或译作土瓦人,自称“提瓦人”(Tyiva),是一个渐渐被人们遗忘的民族。中国史籍称之为“都波人”、“萨彦乌梁海人”、“唐努乌梁海人”等。国外(主要是俄国)旧称“索约特人”(Сойоты,源自Сойон,萨彦人之意)、“唐努图瓦人”等。主要分布在图瓦共和国、蒙古国、中国。
中国图瓦人是一支古老的民族,以游牧、狩猎为生。近四百年来,定居喀纳斯湖畔,他们勇敢强悍,善骑术、善滑雪、能歌善舞,现基本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。原木垒起的木屋、散布村中、小桥流水、
炊烟袅袅、奶酒飘香。古朴的小村景致,像喀纳斯湖一样充满神秘色彩。
新疆布尔津县,阿尔泰山深处的喀纳斯湖区,生活着大约两千名图瓦人。图瓦人即是晚清《新疆图志》所记载的“乌梁海”人,世代以放牧、狩猎为生,居深山密林,沿袭传统的生活方式。有学者认为,他们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士兵的后裔;也有人认为,图瓦人的祖先是五百年前从西伯利亚迁徙而来,与现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图瓦人属同一民族。
随着位于村子西北面的著名风景区喀纳斯湖的旅游开发,人们开始慢慢接触到这个酒乡,当地人叫这个地方为禾木喀纳斯,并自称为图瓦人。
但是从已知的民族分布来看,阿尔泰地区主要分布着哈萨克族、蒙古族等,并没有单独的图瓦人一说,那他们究竟是什么民族,是什么时候在这儿生活下来的呢?
为了鉴定他们的族别,当时政府专门组织了专家前来调查,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的程适良教授,就是最早参与调查图瓦人的专家之一。
通过初步的调查,程适良教授了解到,居住在我国新疆的图瓦人大约有两千五百人左右,主要分布在哈巴河县的白哈巴村、布尔津县的禾木村和喀纳斯村。
2024年9月30日,阿禾公路开始试通车,公路为阿勒泰市至禾木景区单向通行,通行时间为每日8时30分至17时,且每日限行
白哈巴村(白哈巴景区)被称为西北第一村和西北第一哨,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境内,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
白沙湖南北长约800米,东西宽约600米,形似豌豆荚,东面凹进,西面鼓起。白沙湖是沙漠中独生的一池深水,水源及成因颇受科
在新疆北部的草原上,不时有一尊石雕人像进入人们的视野。但是这些石人来自何方?是谁人所为?是哪个民族或部落的文化遗产?学术
观鱼台,是喀纳斯必游点,始建于1987年,这次改建后才叫观鱼台。为何叫观鱼台,我以为原因有三。首先,叫亭者必然顶亭大于底
禾木乡是大草原的最高行政机构,是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乡。由保持着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在这里——禾木村,是著名的
新疆金牌顾问,旅游行业从业15年从业经验,连续8年入选金牌旅游定制师,好评率100%!